山东省文化馆开展“文化筑梦 阳光成长”青少年 国学经典分享志愿服务项目活动
6月3日,山东省文化馆开展“文化筑梦 阳光成长”青少年学经典分享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特邀齐鲁工业大学客座教授、新甫书画研究院院长马树果先生做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分享。济南东方双语学校青少年志愿者、济南市经五路幼儿园师生及家长8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工作人员和青少年志愿者带领观众参观了山东省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展厅和精品展厅,展厅里学习气氛浓厚,九龙宝剑、百灵笼、高密剪纸、皮影戏等展品深深的吸引了小朋友们的目光,工作人员讲解了非遗展品的历史渊源、制作过程等,对小朋友提出的各种问题耐心解答。
中国优秀的国学理念意存高远,对培养孩子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影响深远。国学理念把人的生长分为四个阶段,即“孩童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每个期间都有其自身特色。马院长结合现场小朋友的年龄特点,重点讲述了童蒙养正这个阶段的教育理念,童蒙养正指的是用圣贤才智熏陶孩子的情操。他表示,孩童四岁后逐渐学会了使用言语来表达情感,学习能力也在逐步增强,此刻应当把“童蒙养正”教学提上日程。“养正”是指培育孩子规矩的心性及做法习气。四至六岁孩童虽然认知有限,但是心性却高度纯洁,回忆力较强,我们应该抓住这个阶段特点,在学习生活中多加引导,积极传授国学,教他们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
《大学》作为四书五经中四书的第一书,是教人回归本性回归至善的传统文化经典著作,马院长从《大学》的三纲讲起,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个部分都结合目前青少年生活的和学习中的问题展开,可谓是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他借用中庸里的天道之谓性,率性之谓命,修道之谓教来阐述我们开展讲座的意义,人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是一张白纸既"素"随着年龄的成长慢慢的就会在上面渲染,既素以为绚兮。人的本性就是至善,随着时间的长大被世界所污染,这时候要回归至必须学习圣人,知止所止。
国学经典分享志愿服务活动旨在通过学习国学经典,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鼓励国学小书童和青少年文化志愿者从自我做起,通过提升传统文化修养规范言行举止,为身边的伙伴们做出表率。青少年志愿者在为大家提供服务的同时提升了自己,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的志愿精神。家长们纷纷感慨,植根于民族传统,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的这种经典讲座分享,大人们也收获颇多,希望有机会再参加此类活动。随行的老师表示,孩童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孩子,就是给了孩子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活动很有意义,感谢省文化馆这个平台给孩子们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机会。